🔺 今天早上 5:00 起床,搭第一班捷運抵達板南線的南港展覽館站,今天 7:00 集合,一早樹哥就在南港展覽館等著我們搭車前往
新店烏來出發。
今天參加的成員有 :
樹哥 ( 領隊 )、學明哥、森賢哥、小汪哥、惠敏姊、Tiffany、汪小弟、姝姍妹妹、春嬌的老公 智民和我共 10 位。
7:46 抵達烏來。
今天是個晴朗的好天氣。
樹哥自己自備了 8 台單車讓我們從烏來騎到桶後越嶺古道前,要不然樹哥可以直接開車載我們進去桶後越嶺古道前才開始健行,如
果只有單純健行,樹哥說會讓我們意猶未盡,所以才又特地讓我們騎乘這段 17 公里的桶後林道。
桶後林道 :
桶後林道始闢於日據時期,為造林目的而興建,曾設有搬運木材的台車。光復後,台車拆除, 原路基改供車輛行駛。桶后林道循著
山腰彎繞而行,漸入深山,景觀愈原始,林道公路與桶后溪 上游溪畔漸貼近,時可見清澈溪流淺灘。沿溪則有攔沙壩阻隔溪水,形
成一幕幕水簾瀑布。 溪谷兩岸則見巍山峻嶺,途中路旁有一桶后瀑布,高約四層樓,瀑布自懸崖奔盪而下。
今天從烏來國中小學出發,時間是 8:11 ~
烏來國中小學 :
地址:233 新北市烏來區烏來里啦卡路5號
電話:02-2661 6482 傳真:02-2661 6225
學校聯絡 E-Mail:wulaischool@apps.wups.ntpc.edu.tw
油桐花 :
桐是挺直的大喬木、生長快速、木材輕軟,有長葉柄的掌狀或圓形的大葉片。在臺灣最常見的油桐樹,是一種又叫做木油桐的高大樹
種,佔臺灣油桐總數百分之九十以上,也是目前形成油桐花海佔比最高的樹種。
桐油是製作油漆的重要原料,美濃紙傘,就是用桐油來加強防水功能;油桐木材可以製作家具、木屐、牙籤、火柴棒等。如今桐油工
業已經沒落,成為客家地區的特色物種。大戟科的千年桐,經濟壽命較長,另有零星的三年桐,經濟價值較低,兩者皆可取子榨油。
三年桐栽種三年即可收穫,葉片基部腺體像兩個碗,果實表面光滑又稱光桐;千年桐葉片基部有兩個高腳杯似的腺體,果實表面有皺
紋,又稱皺桐。
油桐樹在臺灣的廣泛種植,源自日據時代,從中國長江流域一帶引進。當時日本人重視桐油的經濟價值,鼓勵農民種植,以客家人聚
居的桃竹苗地區及中部山區栽植最多,另包括臺北土城、深坑、石碇、桃園龍潭大溪、新竹芎林峨眉、苗栗南庄三義、臺中、彰化、
南投、雲林及嘉義等地,均可見其蹤影。
我今天的小白在 桶後林道。
拍照時間 :
森賢哥在 桶後林道 。
森賢哥在 桶後林道 。
森賢哥在 桶後林道 。
學明哥在 桶後林道 。
學明哥在 桶後林道 。
學明哥在 桶後林道 。
春嬌的老公 智民在 桶後林道 。
春嬌的老公 智民在 桶後林道 。
春嬌的老公 智民在 桶後林道 。
小毛在 桶後林道 。
還算特別的路名 : 阿玉路。
桶後林道有很多像這樣的碎石路。
春嬌的老公 智民在 桶後林道 。
春嬌的老公 智民在 桶後林道 。
真的太弱了,下來牽車 哈 !
樹哥的火力資源隨時在側。
桶後瀑布。
三輛小白在 桶後瀑布。
汪小弟在 桶後瀑布。
春嬌的老公 智民在 桶後瀑布。
春嬌的老公 智民在 桶後瀑布。
小毛在 桶後瀑布。
我們這一群在 桶後瀑布。
山林間。
春嬌的老公 智民在 桶後林道。
春嬌的老公 智民在 桶後林道。
小毛在 桶後林道。
春嬌的老公 智民、小毛在 桶後林道。
桶後林道在 9.5公里左右,桶後溪在此以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形成極美的白色沙洲,淺淺溪底細小礫石,在陽光下, 石光閃耀,清
澈晶瑩,若非溪岸林間數頂帳蓬旁升起裊裊輕煙, 又有遊客嬉戲其間,這景象感覺在天堂 ㄎㄎ。
桶後林道管制區,現在已經不用再辦入山證。
我們騎乘桶後林道暫時先到這兒為止 ~
接下來我們要用雙腳來體驗桶後越嶺古道之美。
進入桶後越嶺古道注意事項及相關里程數。
桶後越嶺古道 :
桶後越嶺步道是一條穿越雪山山脈,從大臺北直接進入宜蘭的夢幻步道,桶後越嶺是臺北往返宜蘭的三大越嶺古道之一,另外的哈盆
越嶺道,以及巴福越嶺道也是往來宜蘭山區百年越嶺古道。
是早期泰雅族由雪山山脈地區北上打獵遷移走出的路徑,到日治時代,為了伐木及便於統治原住民,把小山徑開闢成越嶺道路,現已
成為登山健行的熱門路線。
因位在烏來大桶山的後方,所以稱為桶後或桶后,桶後越嶺自烏來端孝義派出所起,前段有桶后林道大約有 14 公里左右,後段有桶
後越嶺步道約 7 公里,中途穿越雪山山脈,全長從新店捷運站,到宜蘭新城火車站約逾 50 公里,最高海拔則有 743 公尺 。此外
,山友之間相傳的人間天堂 - 桶後溪在山間蜿蜒,形成急流、短瀑、平潭及淺灘,呈現迴然不同的風情,據說不至桶後,不知臺北
溪流之美。桶后溪真的是天生麗質,水流乾淨且清澈。
烏來鄉為泰雅族的居住地,境內三條古道,巴福越嶺、哈盆越嶺及桶后越嶺古道,都是昔日泰雅族狩獵及遷徙時所踏踩出來的路徑。
相傳泰雅族(Tayal)發祥於大霸尖山,其後向北遷移,至桃園復興鄉角板山、巴陵一帶,其後又有一支北循巴福越嶺古道至福山,
又循南勢溪深入哈盆,沿桶后溪至孝義,皆可越嶺至宜蘭。泰雅族為原住民第二大族,總人口約八、九萬人左右, 居住地區以北臺
灣山地為主。
桶後越嶺古道很多都是原始生態,畢竟2019年12月才又重新開放山友進入,目前許多路段都還是復育中的原始森林,所以山林間的
步道都還是相當狹小,不小心還會被樹木、樹枝給絆倒。
* 春嬌的老公 智民在 桶後越嶺古道。
惠敏姊在 桶後越嶺古道。
惠敏姊、春嬌的老公 智民在 桶後越嶺古道。
這時候非常需要一把鐮刀來鏟開前方的樹葉、樹枝。
繼續努力。
現在面臨到要涉溪而過的道路。
現階段登山有更多選擇,傳統的登山鞋不再是唯一的選擇,雨鞋是登山客的好朋友。
登山鞋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它的黃金大底反而成為登山的隱憂,走再稍微濕滑的道路上,滑是最大的致命傷,而雨鞋的膠底是克服
濕滑路面的最佳選擇,除了不滑之外,如遇到下雨天和今天我們要走的涉水路段,不會讓雙腳濕 是最大的優點,但雨鞋也不是完全
沒有缺點,悶熱不透氣這真的就無法了。
還好樹哥在行前有告知我們,沿路有 4 - 5 處必須涉溪而過,所以我們都有準備要涉溪的裝備,春嬌的老公 智民準備涼鞋,而我是
帶著夾腳拖救來挑戰。
有幾處的溪水較深,連今天穿雨鞋來的夥伴都無法,還是必須脫下腳上的雨鞋才能涉溪。
樹哥也是有備而來。
涉溪而過雙腳自然會濕,學明哥換鞋中。
春嬌的老公 智民換鞋中。
一處小小瀑布。
這位山友厲害了,在球鞋前端套上布手套,這樣行走在濕滑的路面上不太容易滑倒,這招要學起來。
目前我的鞋慘狀。
桶後溪。
桶後溪。
桶後越嶺古道。
桶後越嶺古道。
桶後越嶺古道。
桶後越嶺古道。
我們這一群在 桶後越嶺古道。
我們這一群在 桶後越嶺古道。
這兒的繩索都還非常的新,看繩索白白的顏色便可知。
桶後越嶺古道。
我們這一群在 桶後越嶺古道。
我們這一群在 桶後越嶺古道。
春嬌的老公 智民,你千萬不要想不開啊 ! 家裡的人都還在等你回家。
春嬌的老公 智民表示 : 好吧 ! 既然是這樣那我就不跳了 ㄎㄎ !
那我就趕緊走完 回家。
春嬌的老公 智民拖著沉重的雙腳,繼續往回家的路前進。
桶後溪。
桶後溪。
桶後溪。
桶後溪。
這兒的溪水不會很深,光著腳丫子就可以。
惠敏姊、Tiffany在 桶後溪。
惠敏姊、Tiffany在 桶後越嶺古道。
真幸福,春嬌的老公 智民帶著昨天就準備好的美味滷味 + 可樂,山林間有這樣美味的補給品,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 。- 。-我是分隔線-。 -。- 。★
桶後越嶺古道 第 2 篇 🔻
2020年5月2日(六) 桶後越嶺古道 (二) ⇦⇦⇦可點選
★。- 。- 。-我是分隔線-。 -。- 。★
上一篇文章分享 🔻
2020年3月15日(日) 礁溪聖母山莊 ( 抹茶山 ) ⇦⇦⇦可點選
下一篇文章分享 🔻
建構中 ...
留言列表